青年药政论坛(第十二期) | 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现状·未来

分享到

2018-04-02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杨梓 浏览:

  2018年3月30日,由《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主办的青年药政论坛第十二期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期论坛以“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现状与未来”为主题,与去年9月主题为“医保药品谈判机制及政策实施”的第八期论坛相呼应,充分体现了“系列论坛”的热点话题动态追踪特色。论坛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医保、医疗、医药等相关领域领导与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对谈判药品的落地情况做出总结,对未来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

  2017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将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将36种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乙类支付范围。目前该政策实施超过半年,值此之际,论坛特邀人社部社保中心协议管理和标准处处长刘娟、贵州省社会保险事业局医保待遇处处长管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保处处长冷家骅、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丁锦希、诺华肿瘤(中国)市场准入部负责人邓阅昕五位专家,梳理医保药品谈判品种实施现状,总结经验,为完善医保药品谈判政策建言献策。

  刘娟处长从4方面介绍了36个谈判药品的总体落地情况,系统讲述了人社部对落地实施提出的要求、如何督导谈判药品政策在地方执行、地方如何进行政策衔接,怎样实施的具体做法,并总结了谈判药品落地的一些问题,为将来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管杰处长作为地方医保部门的代表,从定义范围、管理原则、操作要点、异地管理和特药药店五个方面,非常细致地讲解了贵州省谈判药品落地实施的方式,提供了可操作的宝贵经验。

  肿瘤医院是谈判药品的使用“大户”,冷家骅处长作为院端代表,讲解了北大肿瘤医院的药品管理、辅助用药使用、药占比、医保患者靶向药使用情况,分析了新的医保目录对临床与费用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适应症管理难、信息系统的配套要求、支付方式等管理上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丁锦希教授是药品谈判的核心专家之一,他分析了谈判药品的落地实施情况与进院难的原因,企业的盈利状况,提出在药占比等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可以“曲线救国”,探索谈判药品社会药房的供给模式,并就如何运作给出了专业、具体、可操作的意见,最后研判了药品谈判的发展趋势。

  邓阅昕女士作为谈判企业的代表,以“获得感”作为切入点,讲到了药品谈判给患者、政府、医疗机构和企业带来的共赢,从企业视角对谈判药品在地方的实施提出了可加以完善的地方。

  提问环节,参会嘉宾与专家就如何腾笼换鸟保障创新药的临床需求、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是否会对谈判药品的落实进程产生影响、药房供给的资金支持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论坛详细内容与专家观点将整理成文发表在中国医疗保险微信公众号(ID:zgylbxzzs)当中,欢迎关注,第一时间获取精彩信息!


特别鸣谢
西安杨森
第一三共(中国)
诺华肿瘤
辉瑞中国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