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乡医保整合的八个维度

分享到

2018-02-01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廖化 浏览:

  2017年是江苏省城乡居民医保全面整合之年。7月1日之前,江苏完成了52个新农合地区与居民医保的合并,人社部门接收新农合编制381个,人员367个;接管新农合参保人员3000万人;接收移交的新农合基金40.92亿元。

  7月1日之后,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出台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文件,按“先纳入、后规范”思路,将原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原来新农合的药品目录中的品种暂时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乙类的范围,实现了三个目录的统一。

  此外,制订了信息系统过渡办法,充分利用原新农合系统的功能保证服务不间断,同时开发新的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

  2018年1月14日,在《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主办的第六期“医”“保”对话论坛上,江苏省医保中心副主任张蔚围绕江苏整合情况做了精彩演讲。

  江苏的城乡医保整合情况主要有这么八个方面:

  1.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全民参保是医保工作的一个目标,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做支撑。江苏省通过大量数据比对,核实身份,消除重复数据和无效数据(死亡人员、无户口人员等),提高了医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为了做到一人一卡,将按家庭参保和按村参保全部转为按个人参保。整合过程中,也注重发挥乡镇以及基层平台作用。为了方便参保人,采取了多样化的参保缴费方式,并积极引导委托银行代扣代缴、网上银行、手机APP等便捷的缴费方式。通过这些细碎但必要的工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2.统一医保目录

  江苏省城乡医保整合后,统一执行药品、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范围、特殊医用材料目录,将城乡居民目录的统一落实到位。管理更加精细,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和诊疗项目分级分类管理。

  3.保障城乡居民待遇的不降低

  这大概是所有开展城乡医保整合的地方都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江苏省明确要求居民住院政策范围内基金平均支付比例要在75%左右,门诊报销比例要不低于50%,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4.促进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作为五大医改任务之一,能不能借医保制度整合的契机有所促进呢?江苏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首先通过引导在基层首诊,实行转诊,并且将转诊费用跟基层医疗机构挂钩,来促进分级诊疗。其次,对门诊实行按人头付费。为了让居民尽量在所在区域内就医,该省下一步目标是让区域内就诊比例大于90%,基层就诊的比例大于60%,支付给基层医疗机构的基金要占当年总筹资的30%。小保觉得有目标是好的,但要避免唯指标化,在基层医疗水平不达标的情况下,不宜强制基层首诊。

  5.精准帮扶、精准保障

  整合后,江苏省医保系统可以更好的对困难人群实施统一标识,动态管理了。同各地一样,该省对困难人群基本医保参保、大病保险待遇在政策上做了倾斜,对重点医疗救助对象给予部分特药免费用药,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医保如何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江苏的这些措施值得参考。

  6.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大到了城乡居民

  异地就医之前95%是职工医保的,对居民医保有很多的限制。整合后,江苏省的联网医疗机构扩大了,更加适应城乡居民就诊需要。为了方便群众,对异地就医备案程序做了优化,推广网上、手机APP、自主服务一体机备案。

  7.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城乡医保整合后,医保监管的任务更重了,所以江苏扩大和加强智能监管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据介绍,该省希望通过智能监管,逐步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审查的全面稽核目标。

  8.提高信息系统效率

  医保信息系统和医保大数据很重要,江苏通过将所有城乡居民的信息全部集中在医保系统,为下一步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做好了准备。此外,该省还通过互联网+人社、+社保、+医疗等,尝试提升了医保工作效率。

  社会的进步需要好的制度、政策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作为医保管理工作,无论是参保、交费、监控、结算等各环节,更是高度依赖信息化系统的支持。正如本次论坛主持人王宗凡(人社部劳科院医保研究室主任)所说,医保信息化不仅是一个信息的集中,它可以集中开发,对将来制度的优化以及经办的提升、支付制度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所以,我们或许应该借助医保城乡整合这个契机,将医保信息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把这项既基础又关键且影响深远的工作做好。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