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医保局:稳健推行长护险工作 绘就民生保障新蓝图

分享到

2025-03-07 来源:临海市医疗保障局 作者:泮阳雅 陈煜博 浏览:

        在当前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重要一环。临海市60周岁及以上参保人员占比23.5%,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自浙江省长护险政策全面落地实施以来,在台州市医疗保障局的统筹安排与指导下,临海市医保局积极行动,组建长期护理保险领导小组,多管齐下,全力推进长护险工作稳步落实,为失能群体筑牢新一道民生保障网,确保更多失能人员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护”。
        一、拧紧思想建设的“阀门”,奠定以人为本、清正肃廉的工作基调
        (一)锚定思想坐标,强化责任担当
长护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承载着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难题、减轻家庭负担的重要使命。根据民政部门的数据,临海市2022年19个镇街共有重度失能人员2846人,中度失能人员1845人,长护险工作开展责任重、压力大,意义深远。临海市锚定“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思想坐标,将保障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座谈交流等形式,不断深化工作人员对长护险政策的理解与认识,强化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能责任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汇聚奋进共识,凝聚联动合力
长护险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临海市医保局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长期护理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助力临海市长护险工作全力推进。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加强与卫健、民政、财政、残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起常态化的工作联络机制,成立临海市失能等级评估委员会,由医保局局长担任估委员会主任,各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共同商讨长护险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规范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工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形成工作合力。
        (三)筑牢底线意识,坚守廉洁理念
临海市医保局贯彻落实廉洁建设,坚决筑牢底线意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廉洁从政、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形式,增强工作人员的廉洁意识和自律能力。同时建立健全长护险工作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对长护险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并与长护险定点机构签订廉洁合作承诺书,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杜绝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将腐败的种子扼杀于摇篮之中,打造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织密制度完善的“篱笆”,以严为基稳步推进长护险工作
        (一)严格筛选,把好定点机构准入关卡
临海市严格遵照政策文件,制定定点护理机构选取方案,细化机构选拔标准,对机构的场地设备、人员配备、服务流程、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通过资料审核、部门函询、现场核查、专家评审等多项环节,确保入选的定点机构具备专业、规范、优质的服务能力。机构入选后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政策培训、业务测试后方可确认为定点机构,从源头上保障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质量。临海市医保局将对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考核评估,对考核不合格的机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其定点资格。目前,临海市已有18家护理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其中6家为机构护理服务机构,12家为居家护理服务机构。    
        (二)严细流程,提升长护业务服务水准
   为了让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更好地惠及群众,临海市医保局对长护业务流程进行了全程梳理和优化,建立健全标准化和透明化的服务制度。一是信息赋能,智能管理。全面接入省级长护险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流程全链条线上化、智能化管理,从申请、评估到服务、结算,每一步都留有痕迹,可追溯、可监控。二是规范流程,标准统一。通过入户查、看、问,综合评估失能人员的服务需求、生活方式、认知能力与沟通能力,全过程录制经办视频,确保评估过程科学严谨、评估结果公平公正。三是强化质管,保障权益。采取视频监控、满意度调查、设立投诉热线等多种监督手段,对护理服务实施全方位、全链条管理,确保服务时长达标、项目合规、次数足够。
        (三)严守审核,筑牢基金安全坚实防线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安全是红线,也是底线。临海市明确了严格的审核机制,对参保人提交的待遇申请、评估专家出具的评估报告、定点机构申报的费用等进行全面审核。一是多部门协同监管。加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对特困人员、第三方事故以及残疾人员享受数据等进行人员100%比对,运用大数据分析、实地核查等手段,杜绝待遇交叉享受。二是多重把关,严树失能评估。通过“机构初审-经办复审--专家评估--失能人员争议复评”四级评估流程确保评估结果公正准确。三是定期开展巡查。通过现场核查、随访等方式精准把握失能人员真实失能状态,动态调整待遇享受条件,有效防止不当得利。四是强化护理服务机构监管。不定时对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开展全面检查工作,严格按照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协议要求,重点关注机构护理人员配备、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满意度等情况,探索线上监管与线下监管相结合模式,借用第三方经办机构监管系统,借助GPS定位、蓝牙信标、打卡功能,实现护理服务全流程监控管理,确保人员到位、服务到位、质量保障,守护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安全,保障广大参保人的权益。
        三、夯实人才建设的“根基”,打造具备临海特色的三支队伍
       (一)压实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责任,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
护理服务队伍是长护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其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失能人员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临海市通过压实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责任,全面提升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仅强化机构准入标准,严格筛选具备资质的护理服务机构,更是加强对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和考核细则。要求机构组织护理人员每季度参加一次涵盖基础护理知识、康复护理技能、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内容的专业培训,在护理人员开展服务时运用人脸识别、实时定位、定时打卡等进行全程有效的护理服务管理。同时,建立服务质量跟踪反馈机制,通过定期回访参保群众,了解护理服务人员的工作表现,给于相应的表彰或惩处,对护理人员进行动态实时监管。
        (二)加强与第三方经办机构协同,带领高效化经办队伍
经办队伍是长护险政策实施的“中枢神经”,其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政策落实的成效。我市通过加强与第三方经办机构的协同合作,打造了一支高效、专业的经办队伍。一是优化协同机制,明确医保部门与第三方经办机构的职责分工,形成“医保主导、机构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提升经办服务水平,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经办服务平台,引导参保人浙里办线上办理,也可以线下窗口办理,实现参保登记、待遇申请、费用结算等业务的便捷办理。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建立第三方经办机构绩效评价体系,将其服务质量与费用支付挂钩。四是注重业务培训,定期组织经办人员参加政策解读、业务操作等培训课程,使其及时掌握长护险政策的最新动态和业务要求。
        (三)发挥我市评估专家专业能力,组建科学化评估队伍
评估队伍是长护险政策公平实施的“守门人”,其科学化评估能力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的公正性。临海市充分发挥评估专家的专业能力,组建了一支科学、严谨的评估队伍。一是严格评估专家选拔标准,配备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护工作人员,组建包含132名评估专家及135名评估员的失能等级评估工作人员库。二是定期开展评估培训,组织评估专家赴宁波市北仑区实地考察交流,借鉴学习先进经验。邀请省内专家授课,围绕评估标准、操作规范、职业道德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同时,组织专家进行案例分析、模拟评估和现场实操。三是青蓝衔接薪火相传,在评估过程中,以4名市级评估专家为我市核心评估专家,不断的培养新的评估专家,确保每位评估专家熟练掌握评估技能,统一评估标准,做到评估结果客观、公正、准确。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