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水平,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三部分构成,其保障的人群和内容也不相同。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
目前,“看病难”主要是难在大医院挂号难、住院难,许多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却门可罗雀。事实上,很多常见病、多发病并不需要去大医院,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可以治好。有病先到就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既方便又快...
医改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稳步推进。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疗服务...
凡是纳入医保报销基本目录范围的药物,因病情需要使用且符合医保相关报销规定的,均能得到一定比例的报销。基本药物如此,非基本药物也是如此。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在医保报销方面的不同有:一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我国重点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
总额预付:指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的一种方式。一般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与定点医疗机构协商,确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费用总额,并预付给医疗机构包干使用,用于购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医疗服务。 所谓“总额预付...
收支两条线:指卫生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财务管理方式。即:在明确建设规模、设备配置等基础上,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获得的收入,全部上缴卫生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其履行服务职能所需支出,根据提供服务的数...
管办分开是指根据转变政府只能的要求,明确医院所有者和监管者的责权,解决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的问题,有利于多元化办医和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管办分开的关键,是通过建立健全现代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
药事服务费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收取的一项费用,主要用于补偿其向患者提供药品处方服务的合理成本。药事服务费是根据医务人员提供药品服务的劳务价值来核算的,与销售药品的金额不直接挂钩。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政策,代之以...
医药分开就是医治和用药分开,医只是医治,药不随医,降低医疗费用。说简单点,以前(包括现在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医疗体制中,患者在医院诊断和治疗之后,如果要使用药物治疗,就必须到医院的药房拿药,而现在,医院药房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