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说”看初心——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宋晓

分享到

2017-07-27 作者:刘允海 李晓楠 浏览:

从“立说”看初心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宋晓梧访谈录

  文/本刊记者 刘允海 李晓楠

  采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宋晓梧,突出的感觉是他对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成立十年来的主要情况、特别是取得的成绩了如指掌,并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真诚的点赞。下面的一段开场白,讲诉的是实情,表达的是真情,体现的是感情:

  在我国,医疗保险研究工作同医保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一样,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的成立,为我国的医疗保险研究工作开创出一个新局面,已初步建成一个组织网络日趋健全、多层论坛(研究会组织举办的国家级论坛与西部、东部、中部等区域论坛,各省举办的论坛等)配套联动、环环相互协调配合、整体运行彰显高效的有机体系。作为曾经多年从事医改工作的同行和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两届顾问,我感到由衷地高兴和欣慰!讲到这里,晓梧理事长话锋一转说:我今天主要想就研究会在“立说”上的创新给予点赞。

  为百姓健康立说

  晓梧理事长介绍说,十年前的今天,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确立了“聚贤、纳言、立说、献策”的办会宗旨。对于这个宗旨的内涵,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同志在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作了深刻阐述,明确提出“为百姓健康立说”,强调“这是立说的旗帜,是立说的要旨和要义”。之后,他又多次强调这一要旨和要义。例如,2008年,他把“为百姓健康立说”,写进当年他为《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创刊号撰写的“发刊词”中;2016年11月17日,他在杂志社召开的创刊八周年编委扩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只有为百姓健康立说,立说才有灵魂和生命力,才能真正立得起来,靠得住”。晓梧理事长接着分析说,东进会长关于“为百姓健康立说”的概念,在十年前是首创,与今天实施的“健康中国战略”高度契合;正是由于“为百姓健康立说”的宗旨提得早,且初心不变,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促进了医疗保险研究领域立说的健康发展,成效凸显。

  领军人的立说

  “东进会长还坚持每期写一篇文章?”采访晓梧理事长时,刚一落座,他便首先问起了记者。

  王东进会长为《中国医疗保险》杂志这本月刊的“大势纵论”栏目每期写一篇文章。从2008年10月创刊至今,已坚持近9年未间断。到今年6月,本刊共出版105期,东进会长共发表文章110篇。有位教授问他哪来的这股劲,东进会长回答:“我就是要把这本杂志搞上去,让它为全民健康发引领之声,助精准之力。”

  当得到记者肯定的回答和上面的介绍时,晓梧理事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连声说“不容易,很不容易,也就是东进会长能做到”。

  如果说实现每期一篇的频率难能可贵,那么,实现每篇优秀的品质更可贵。为了不断提升杂志质量,杂志社于2012年底成立了“社外评刊委员会”,评刊委从杂志社之外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中选聘,共16人组成,有教授、人社部门及经办机构负责人、医院医保办负责人。实行每期必评、每篇必评的制度,评刊方式为“背靠背”。从2013年第一期开评,到今年5月,共评刊53期,东进会长的53篇文章均被高票评为优秀。

  对此,晓梧理事长点赞道:东进会长是我国医保制度改革的设计者之一,是我国职工基本医保制度实施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是国务院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试点评估专家组组长,十年来每年都到十几个省的几十个统筹地区搞调研,对改革实情有深度把握和全面了解,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形成了巨大优势。综合能力和水平的优势必然转化为文章的优秀。

  由于东进会长的文章均在“大势纵论”栏目发表,这个栏目渐渐成了名专栏。在东进会长的领导和努力下,《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的办刊质量不断提升,发行量不断增加,从创刊时的6000册发展到近几年的8万册左右。听到这些介绍后,晓梧理事长对记者说:“我是你们这本杂志的忠实读者,东进会长的文章我每篇必看,每篇都有新看点,但又万变不离其宗。”晓梧理事长进一步解释道:一是不离“为百姓健康立说”之宗,点赞改革创新成果,他总要说透对百姓健康的促进;剖析错误的观点,他总是指出与百姓健康的距离,对百姓健康的损害。二是不离敢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说真话、实话是东进会长的品格,在他的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看了解渴,从而提振敢担当的勇气。三是不离据数论理、以案论理的撰文之道,他的文章没有套话,信息量大、引用的古今中外的案例多有其鲜明特点,读他的文章总能收到长知识、开眼界、明道理等三重效果。四是不离守正与创新。坚守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原理、基本方针、基本制度(法律制度)等“三基”定力,是东进会长文章的鲜明主线,同时对创新的论述、补短板和建机制的论述也入木三分,在时下迷思泛滥的背景下,读东进的文章大有裨益。

  晓梧理事长对东进会长和医保研究会之所以如此了解,如此亲切,源于医保工作的缘份。他介绍说:1996年,我从当时的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院调到国家体改委分配和社会保障司任司长兼任国务院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时,东进同志也刚从河北升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并主管我们司的工作,我有幸在东进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两年。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东进同志到当时新成立的劳动保障部任副部长,主管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我留在国务院体改办,担任“医保、医疗、医药”三项制度综合配套改革部级协调小组工作班子负责人。在这前后,组织起草过《国务院关于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等多项中央、国务院重要医保政策文件,还和东进同志一起参加过两江试点、“三改并举”等。前前后后,我们在一起共事的时间有七八年。晓梧理事长感言:“共同的事业凝结成共同的初心,不忘初心,使我对医疗保险工作一直有一种特殊的医改情结。”

  立足实践的立说

  “以改革实践作为立说的舞台,立说才有取之不竭的源泉。”晓梧理事长说,这是东进会长一贯坚持的立说之道。我理解,其要义有两点:一是,要将立说根植于改革实践,来自于改革实践,反映和服务于改革实践,把到实践中做调查研究作为立说的基本路径;二是,要让广大的改革实践者和亲历者积极参与立说,成为立说的依靠力量。

  晓梧理事长对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开展的优秀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赞赏有加,称其有“四创新”:一是优秀论文征集是依靠和发动改革实践者立说的一种成本低、产出高的效率效益之路,是立说方式的创新,在各研究会中独树一帜;二是每年组织开展优秀论文征集活动,可以及时发现新观点、新才俊、新建议,丰富理论研究成果,是立说质量的积聚、立说路径的创新;三是把智库式立说与群众性立说结合起来,可以收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提升研究的整体水平,是征集体系的创新;四是征集对象面向以医保、医疗、医药三医系统为主的社会各界,覆盖范围广,参与人数多,论文征集成了政策宣传和政策学习有效结合的抓手,是医保政策宣传形式和机制的创新。

  破解难点的立说

  “我们常说医疗保险是世界性难题,这个难题在中国不仅存在,而且难度更大。”晓梧理事长认为:我国老龄化来势猛,如何缓解其对职工医保基金带来的压力、如何保持基本医疗保险资金收支平衡,是一道尚需系统研究的问题;建立真正的分级诊疗制度,目前仍面临体制机制上的种种障碍,表面看,基层太弱,无力承担首诊任务,但其根源在于管办不分的医疗体制,只要医生是医院的人、医院是卫生部门的附属机构,大医院的人就流动不起来,社区的医生就稳定不下来,强基层就难以实现;“三医联动”是医改和医保制度建设的要求,但目前的状况是三医分动或乱动,有的还走向另一个极端,搞起了三医合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中的管理体制归属问题尚未全面解决,导致少数地方的城乡居民医保依然处在分割状态,与整体性、统一性和协同性的要求背道而驰,等等。

  晓梧理事长希望:“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作为推动我国医保和医改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智库,应以敢于担当的使命感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在第一个十年的基础上,为第二个十年续写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采访结束时,晓梧理事长深情地握着记者的手说:作为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的老朋友,我将继续关注医保研究会的动态,共同助力医保事业的新发展,用我们共同的初心,为实现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医保制度建设目标,造福百姓健康而努力!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