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异浅析

分享到

2015-03-20 作者:徐玮 浏览:

作者:杭州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局 徐玮

1.社会文化差异问题

农村总体上保持着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传统社会就是熟人社会,人们的关系就像石头丢入水中,在水面形成一圈圈波纹。“熟人”关系建立在血缘、地缘、人缘等基础上,具有人情、面子、信任和规则等特点。人们愿意钻入强势(包括家族强势、行政强势)的“熟人圈”,“面子”作用很大,很多时候,村干部一句话甚至胜过高级领导干部的讲话,信息也更多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传递。

而城市社会又称为“陌生人社会”。其人际关系是基于人的理性而建立,人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契约是陌生人社会建立的制度化方式。在陌生人社会里,陌生人之间更希望公平,其信息的传递可采用手机短信、电视、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

费孝通说:“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已迁移到城市,“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界限逐渐模糊,农村的“熟人社会”形态正逐步成为具有“陌生人社会”部分特征的“无主体熟人社会”或“弱熟人社会”,管理成本将“显性化”。

2.收入及医疗保障需求差异问题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有差异。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8896元。同时,收入还存在内部差异。纯农副产品收入为主的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不明显,有工资福利保障的城镇居民收入差异也不是太大,但在企业打工兼有其他收入的与纯农副产品收入的农村居民,其收入差距较大,而无工资福利收入的城镇居民,其与其他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更大,有的甚至不及农村居民。城乡居民经济状况决定其参保的意愿与能力,同时影响其医疗需求。

3.金融工具利用及公共服务差异性问题

城乡居民运用现代金融工具的情况差异也较大。据人民银行《2012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我国已累计发卡31.02亿张,银行卡渗透率(银行卡消费金额中剔除房地产及批发类交易金额)达到40.5%,但农村地区银行卡渗透率不足10%。因此,在实施城乡居民医保非现金缴费和支付医疗费用时,要注意农村可能存在银行单一、营业网点少、居民银行卡持有量低、开卡积极性不高、存款不足导致漏缴保费等问题。另外,城乡居民在其他公共服务需求和满足度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如许多城市就近就便能享受的服务,在偏僻山村可能需要翻山越岭走近一天才能获得。(详见《中国医疗保险》第3期36页)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