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省份行政一把手代表省级人民政府向人民代表大会作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全国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笔者对各地2024年医保工作回顾和2025年医保工作安排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梳理,可对全国医疗保障工作管窥一二,供业界参考。
2024年医保工作回顾中,多个省份重点提到“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基本医保参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筹资、医保待遇”等方面的工作,核心思路在于强调并解决“切实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便群众就医购药、稳妥提高医保待遇”等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 10个省份提到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天津深化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改革,580种药品和26种医用耗材价格大幅降低;山西执行集采药品数量连续3年排全国前列;内蒙古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72亿元;福建省级集采药品耗材平均降价47.4%,节约了医疗费用,减轻了就医负担;广西新增301个集中带量采购品种;海南药品集采品种数、联盟数均排名全国前列;重庆提前完成“十四五”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规划目标;四川新增落地集采降价药品231个、耗材6类;宁夏集采药品、耗材分别达719个和33类;新疆持续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范围,累计节省医药费用300亿元以上。 8个省份提到基本医保参保工作。黑龙江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额完成国家目标任务,超目标人数居全国第一;福建推进全民参保;江西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山东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广东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实现新生儿出生即参保;云南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7.6%;甘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新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366.7万人。 8个省份提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浙江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达100%;山东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90%以上;广西纳入跨省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达到1.9万家;四川异地就医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陕西启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结算;青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宁夏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率达91%;新疆启动自治区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 6个省份提到医保待遇稳步提高。天津基本医保待遇稳步提高;河北群众就医实际报销比例进一步提升;上海医保待遇标准稳步提高;福建切实加强医疗保障,职工、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85.6%、68.5%;湖北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困难残疾人等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广西强化医保对生育的支持,报销生育费用7.5亿元,发放生育津贴17.3亿元。 6个省份提到职工医保个账共济。山西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辽宁全面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江西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扩围至“近亲属”;山东完成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重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平稳落地;四川实现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使用;宁夏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 5个省份提到医保省级统筹工作。辽宁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福建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山东启动实施职工医保省级统筹;湖北持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四川实施调剂金式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另外,还有4个省份提到长期护理保险方面。江苏长期护理保险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浙江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4526万人;广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惠及1.7万个家庭;重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范围扩大到中度失能人员。3个省份提到智慧医保大数据应用。江西在全国率先落地应用医保码“一码付”;四川开通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并在全国率先试点“医保钱包”;青海“智慧医保”覆盖全部参保群众。3个省份提到医保经办工作。山西村医服务和医保结算覆盖所有行政村;湖南村卫生室全部实现医保结算联网;广东镇村医保服务实现全覆盖。2个省份提到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吉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70元;山东提高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1个省份提到医保报销范围。广西新增211项医保报销项目。1个省份提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内蒙出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 在存在问题分析上,几乎所有省份都提到医疗等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弱项,这对新阶段的医疗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年医保工作安排方面,多个省份拟重点“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带量采购扩面提质、全民参保精准扩面、强化基金监管”等工作。各省份2025年医保工作核心思路包括“进一步提高居民医保抵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切实降低患者就医经济负担、进一步促进医疗事业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14个省份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北京强化“三医”联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内蒙古、江苏、福建、重庆、四川、甘肃、青海、宁夏促进和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山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辽宁深化“三医”协同发展治理;山东推进“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海南加快“三医联动一张网”二期建设;新疆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综合改革。 14个省份拟建立健全长护险制度。吉林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扩大覆盖面;上海扩大长护险服务供给;浙江持续推进长护险提质扩面,新增参保人数1500万人,实现长护险制度基本覆盖;安徽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山东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河南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广东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广西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海南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开展;重庆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四川积极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贵州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西藏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宁夏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14个省份拟推进省级统筹相关工作。内蒙古、辽宁、安徽、贵州启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黑龙江巩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成果;山东健全职工医保、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浙江、湖南、广东、新疆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云南推进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省级统筹;陕西强化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甘肃强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黑龙江巩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成果。 8个省份拟加大全民参保力度。河北深入实施医保全民参保计划;吉林完善新业态从业者等重点人群参保政策;黑龙江持续推进基本医保参保扩面;浙江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扩面和权益保障;福建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广西稳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7%以上,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海南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四川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新疆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6个省份带量采购扩面提质。天津拓展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品种和范围;黑龙江持续推进医药集采提质扩面;安徽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扩围提质;广东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范围;广西增加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建好用好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增加集中带量采购品种;重庆推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扩围提质。 5个省份提到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内蒙古强化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黑龙江健全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体系;江西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广东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监管;宁夏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机制。 5个省份提到智慧医保大数据运用。山西拓展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内蒙古加快智慧医疗等领域应用创新;海南建立省“三医”大数据中心;四川扩大“医保钱包”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贵州加快推进数据赋能医保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另外,4个省份提到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北京完善医疗服务定价和动态调整机制;天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广东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四川稳步推进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试点。3个省份提到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天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福建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宁夏统一全区医保支付方式。3个省份提到统筹提高医保待遇水平。天津完善医保待遇政策;上海统筹调整医保待遇标准;江西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 通过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工作安排的医疗保障相关内容,结合国家医保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和2025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可以深刻理解政府在医疗保障等民生领域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思路。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是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举措。进一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平衡好患者、医疗、医保、医药四方利益亦是经济社会的重要话题。各地医保部门和医保工作者可相互借鉴,进一步找准工作方向,明确工作重点,用好方法路径,为新时代强国建设贡献医保力量。 附表:全国各省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疗保障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