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伤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分享到

2011-09-16 作者:肖育颖 浏览:

  国家行政学院李志明、北京汉风堂集团有限公司肖育颖在本刊第八期撰文

  分析德国工伤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工伤保险制度上述特色成就了其作为最富成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地位,对当前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建设能够提供以下借鉴。

  第一,调整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比例结构,增加对工伤预防的投入。当前,中国工伤保险基金支出主要集中在康复和补偿两个方面,用于工伤预防的资金很少。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责任主要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再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实际的情况是用人单位不愿意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上投入大量资金,从而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不仅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给工伤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造成了伤害。而德国工伤保险制度120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人们,工伤预防能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进而减少工伤康复和补偿的压力,降低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于企业、于个人、于工伤保险甚至于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应当成为开展工伤保险工作的重要理念。因此,完善中国工伤保险制度,首先应当谋求加大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预防的投入力度,具体方式可以采取对企业工伤预防投入进行直接配套补贴,也可以采取事后资金奖励的方式。

  第二,重视工伤康复,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康复水平。工伤康复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做好工伤康复从成本—收益的角度也是“经济”的。从表面上看,工伤康复确实开支不小,但工伤劳动者通过工伤康复能够生活自理甚至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不仅对个人及其家人身心有益,而且会大大降低社会对工伤劳动者的投入。我们除了要改变过去那种“补偿为主”的落后观念、重视并加大工伤康复投入外,还应不断提高康复医学研究和治疗水平,并做好工伤劳动者的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实现全面工伤康复的目标。

(编辑:海韵)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