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异地就医结算政策的进一步思考

分享到

2017-11-23 作者:仇雨临 浏览: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仇雨临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2017年9月26日,人社部就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进行政策解读并答记者问,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表示,“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联通各地,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说,就是高速公路已经修通,凡是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都可以借助这一系统实现直接结算,不必先自己垫资再回参保地报销了。”

 

异地就医将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异地转诊人员等多类型的具有异地就医需求的人员纳入到异地就医的结算系统中,在解决患者先行垫资,简化就医报销程序方面有着极大的便利性。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以卫计委发布的2016年流动人口报告为例,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约六分之一,这一政策在方便流动人口就医的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人口流动的壁垒,有助于促进人口流动。

 

但正如人社部所强调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是医保全国漫游,医保全国漫游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无序就医。可见,异地就医本身是一种管理手段的更新,是简化异地就医的程序,是为了方便患者,并不意味着全国范围内就医的无限制。

 

异地就医终归会带来一些包括食宿、交通、转诊等额外的间接成本,因此,与异地就医同步配套的则应是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目前,已经进行就地就医结算的人员中,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占整个人群的39%,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占10.3%,常驻异地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在外地的急诊就医人员占1.6%,异地转诊人员占49.1%。几乎一半的异地就医结算人员是异地转诊人员,大量转诊人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反应出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域间分布的不均衡,患者的就医需求难以就近得到满足。

 

对此人社部也指出,“由于我们国家不同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好的医疗资源往往都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城市,所以我们国家的异地就医现象相对会比较多一点,群众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需求也会大一点。”那么,如何使患者的就医需求得以就近满足,如何减少我国异地就医的现象从而降低异地结算的需求,就需要继续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医疗资源下沉,使得居民在最小距离内最大便利条件下享受到最优的医疗资源,这才是真正的便捷化就医。更重要的是,如果更多的居民选择就近就医,根据自己的就医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医机构,将大大降低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即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引导患者流量分布的合理化,从而减少无序就医现象,缓解“看病难”问题。

 

总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带来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而我们在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利化鼓掌的同时,不能忽视异地结算背后隐藏的居民就医所存在的不便之处,其所内隐的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之处。异地就医结算更需要医疗资源配套优化,继续强化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的配给,引导居民有序就医、便利居民就近就医理应成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