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先备案,利人利己好结算——从医院的视角看跨省异地就医结算

分享到

2017-11-23 作者:丛兵 浏览:

总理工程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关乎民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9月26日上午10:00,人社部就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进行政策解读并答记者问,小保在第一时间向大家传递了消息,并随后展开了一系列的报道。我们不仅邀请了人民大学的仇雨临教授和南开大学的朱铭来教授从专家学者的视角进行了评论,还收集了来自医务工作者的声音,请大家来看一看,医院视角下的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是什么样子。

 

2017年9月26日上午10点,人社部就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进行政策解读并答记者问,会议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笔者从事医院医保办工作多年,深有感触。

 

 
 

一、 新时代的民生工程

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主任说,出院结算已经确保次均费用结算时间基本控制在10秒内完成。医疗费用数据的传输与分解,通过定点医疗机构连接的跨省直接结算云平台,做到快速准确,这是国家大力投入,建立先进信息平台的优势。在医院工作,深刻体会到信息支持力度,对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性。目前医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医技工作站,全都整合在一个HIS系统之中,各种影像、检验等的电子数据结果,也都接入HIS系统,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直接阅读影像、检验等的结果,患者检查后医生当即参考数字化结果进行诊治,节省了患者等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跨省就医直接结算,按照15字方针: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就医地医护人员对于不同参保地的政策难以知晓,而且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本地医保目录都熟记脑中。强大的信息支持将十分必要。信息系统做到自动根据医保政策,对录入的数据进行费用类别判定,或者给予医护人员提示进行报销判定,这将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让医生专注于给患者看病,让护士倾情为患者护理,可以极大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二、 备案手续很重要

 
 

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华波解读了为何需要备案,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群众跨省就医的可靠性和成功率。目前参与跨省结算的患者,大多数事前安排好出院当天的返程火车票、飞机票,要求出院当日完成结算手续,拿回社保卡,尽快离开就医地。在入院之前进行备案,在办理入院手续登记时候,出现问题,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梳理问题并予以解决,将大大节省患者等候结算的时间,确保高效快速出院结算,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结算满意度。为了患者高效便捷的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许许多多相关人员,默默奉献,为了患者出院当日可以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医院设立专人协调沟通数据连接、信息比对等问题,为此付出的辛勤汗水,是不能用任何经济效益去衡量的。

 

 
 

三、 社保结算数据

是有效的分析资源

 
 

目前已经接入跨省结算平台的全国定点医疗机构达到了7000多家,88%的三级医疗机构都在平台中。北京市率先实现了所有有床位的各级医院,都是跨省的定点医疗机构。从目前已经结算人员的结构分析,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占39%,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占10.3%,异地转诊人员占到49.1%,常驻异地的工作人员或者外地的急诊就医人员达到1.6%。从数据可以看出来,转诊49.1%,异地居住49.3%,比例相当。

 

从数据可以看到,转诊的患者占到近一半异地就医人群,可见分级诊疗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社保数据还没有疾病谱的分析通报,如果利用社保数据,对患者就医流动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将准确反应不同地域医疗情况,对于不同地域医师培训与设备配备,是否可以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

 

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立了各专业医学中心,建立畅通的医学中心与各地区定点医疗机构的转诊渠道,有效配比医保基金,由输血转化为造血,将医学专家有限时间到下级医院出诊,转变为培训参保地医师,提高基层地区医师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另外,异地居住的患者占到跨省结算人员近一半数量,其中一部分是父母随子女外迁,这与优秀人员流动的趋势相一致。

 

参保地在备案时候,如果能进行这部分人群的就医需求调研,将对下一步开放门诊跨省结算提供医疗前瞻性数据支持,有利于就医地对慢性病管理、相关医疗资源品种与数量的匹配,提供有效参考。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